1月13日下午,华为召开直播发布2025数据中心能源十大趋势股票单向杠杆,提出算电协同将成为数据中心建设的新模式,具体包括:
1、安全可靠成为智算DC的第一核心诉求;2、隔离式架构是保障算力设施安全的最优选择;3、连续式制冷是智算高密场景的必要能力;4、AI将显著提升DC运维主动安全;5、专业化服务是DC可靠运行的坚实保障;6、模块化架构是应对AIDC需求不确定性的关键;7、子系统预制化是AIDC快速交付的有效手段;8、供电高效在AIDC的价值日益凸显;9、AI将赋能DC综合能效提升;10、算电协同将成为DC建设的新模式。
算电协同,即“算优化电,电支撑算”,是指计算资源与电力资源的统筹调配,旨在通过两者的协同互动,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。例如,在电网负荷较低时,增加计算任务的处理量,充分利用闲置的电力资源;而在电网负荷较高时,适当减少非关键计算任务,降低电力需求。
算电协同的本质是实现绿色算力,主要从使用端和供给端发力,通过先进制冷技术降低能耗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温控供电模式,以及使用绿色电力实现节能降碳。
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国家能源局、国家数据局在去年印发《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(2024—2027年)》(以下简称“方案”),其中便提出“实施一批算力与电力协同项目”。
彼时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永真接受财联社专访表示,“算电协同”实际上是追求“信息-能源协同”,再具体就是更全面的“算-电-热-碳协同”。该政策将利好液冷、热泵、储能、微电网、综合能源、能源互联网以及信创等行业。
从算力到上游能源是AI产业链驱动的必然路径
人工智能消耗的电力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期,能源之于AI的重要性丝毫不逊于算力。
当今科技圈的两位大佬,OpenAI创始人阿尔特曼和马斯克此前已给出明确观点。
前者认为未来AI的技术取决于能源突破,更有利于气候变化的能源,尤其是核聚变或更便宜的太阳能以及储能,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。后者认为,虽然AI技术有望引领未来最大的科技革命,但同时也可能因为2025年的能源瓶颈而面临发展挑战。
立足当下,当下电力及IT基础设施已成为北美算力市场的瓶颈。以OpenAI为例,2024年12月27日凌晨,OpenAI宣布,聊天机器人ChatGPT、视频生成模型Sora和API产生了重大错误,大部分已经宕机数小时。OpenAI并未具体说明与该问题相关的“上游提供商”,但其独家云提供商微软报告称,其一个数据中心出现了“电源问题”。
国盛证券最新研报指出,从算力到上游能源是产业链驱动的必然路径。AI产业加速发展下,GPU、CPU到存储、通信、铜缆等各细分领域,已经成为当前市场热议的主题,但这些算力生态的背后,强烈依赖于能源和基础设施的持续供给。AI驱动下的科技产业链条正在从算力生态向能源IT基础设施延展。
从投资机会上讲,一方面,数据中心快速增长带动电源和变压器等相关设备需求增加;另一方面,人工智能算力的不断提升加速对能耗问题的关注,实现算电协同需要液冷等技术配合。
国盛证券认为,AIDC能源基础设施将迎来全面升级,海外数据中心的主要瓶颈是电力紧张,但芯片供应相对充足,因此其建设方向集中在通过天然气、核电等能源方案实现高效供电,以支持不断扩大的算力需求。国内则以原有数据中心的升级换代为特点,机房功率偏低的问题需要通过电力基础设施的改造来解决,推动柴油发电机组、UPS、BBU、HVDC等设备的升级。能源赛道在国内外的不同需求背景下,展现出极具潜力的投资机会。
该机构建议关注海外天然气/SMR核电产业链,国内电力改造产业链公司如麦格米特、中恒电气、禾望电气、潍柴动力等。
江海证券表示,数据中心资本性支出主要包括主体工程及设备设施的大修、更换及调整升级。资本性支出包括但不限于电气系统、暖通空调系统及消防系统等固定资产的更换。其中,电气系统中的UPS(不间断电源)及蓄电池使用寿命较短,更换次数占全生命周期比重大,为资本性支出重要部分。
从数据中心机柜功耗上来说,传统数据中心每机架功耗一般在3-10kW之间,而每台GPU服务器的功率可高达50kW,对于数据中心操作员和规划人员来说,需要依据计算需求对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分配,积极探索采用液冷等先进冷却方法,满足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要求。
该机构表示股票单向杠杆,变压器方向建议关注金盘科技、明阳电气;电源方向建议关注科华数据、科士达、麦格米特、欧陆通;液冷方向建议关注英维克、申菱环境。